HyperLiquid GameFi:高風險交易平台上的遊戲化金融實驗

Elias 2025年7月11日 区块链技术 10

當SMooTH遇上HyperLiquid:GameFi亂燉下的星辰大海?

HyperLiquid:交易者的應許之地,還是GameFi的溫床?

說到HyperLiquid,幣圈老韭菜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槓桿」、「合約」、「高風險」。沒錯,這就是個為追求刺激、腎上腺素爆表的交易者而生的平台。但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看似硬核的交易所,竟然也開始玩起了GameFi?簡直就像是西裝革履的華爾街大佬,突然開始跳起了街舞,違和感爆棚!

問題來了,HyperLiquid搞GameFi,到底是看到了什麼商機?還是單純的想蹭熱度,撈一筆快錢?又或者,這背後隱藏著更深的野心?

讓我們暫且拋開這些疑問,先來看看HyperLiquid上都有哪些GameFi項目,再做評判也不遲。

HyperLiquid:不務正業的GameFi之路?

前言:當交易所開始搞遊戲,這世界還能信誰?

各位幣圈的弄潮兒們,摸著你們的良心說,當你看到HyperLiquid這種專業級的交易所,突然開始鼓吹GameFi的時候,你心裡是不是咯噔了一下?是不是覺得這個世界開始變得魔幻起來?幣圈已經夠亂了,交易所不好好做交易,也跑來摻和GameFi這趟渾水,難道是嫌韭菜不夠割,還是覺得市場不夠擁擠?

我跟你說,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想想看,交易所是什麼?是資本的角鬥場,是數據的煉獄,是人性貪婪與恐懼的放大鏡。而GameFi呢?表面上是遊戲,骨子裡還是一種變相的金融工具。當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是雙贏?還是雙輸?又或者,是資本對散戶的又一次無情收割?

在這個真假難辨、魚龍混雜的幣圈,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HyperLiquid:一個交易平台的自我修養

HyperLiquid,顧名思義,主打的就是「流動性」。這個平台以其高效的撮合引擎、豐富的交易對、以及高槓桿而聞名。對於那些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交易者來說,HyperLiquid簡直就是天堂。在這裡,你可以用小博大,一夜暴富,當然,也有可能瞬間歸零。刺激,就完事了!

但問題是,交易終究是少數人的遊戲。大部分人,既沒有專業的知識,也沒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而GameFi的出現,似乎為HyperLiquid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透過遊戲,吸引更多的用戶,擴大平台的影響力,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GameFi:區塊鏈世界的娛樂至死?

GameFi,也就是「遊戲金融化」,簡單來說,就是把區塊鏈技術和金融元素融入到遊戲中。玩家可以透過玩遊戲來賺取加密貨幣,甚至可以把遊戲中的道具、角色變成NFT,進行交易和投資。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玩遊戲也能賺錢,簡直是躺著也能發財!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GameFi的概念雖然很吸引人,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GameFi項目,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遊戲性差、經濟模型不穩定、容易崩盤等等。很多GameFi項目,最終都淪為了「龐氏騙局」,讓無數玩家血本無歸。

HyperLiquid上的GameFi生態:是創新還是投機?

回到HyperLiquid。在這個以交易為核心的平台上,GameFi的出現,到底是創新還是投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還是為了割更多的韭菜?

目前HyperLiquid上的GameFi項目,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大部分項目,都還沒有正式推出,或者只是處於測試階段。這些項目,有的看起來很有潛力,有的則讓人感覺非常可疑。但無論如何,HyperLiquid的GameFi之路,都充滿了不確定性。這是一場豪賭,贏了,HyperLiquid將會開啟一個新的時代;輸了,HyperLiquid可能會因此而 reputation受損。

A級GameFi項目:真的是A級嗎?我看不見得!

我跟你說,這個A級啊,看看就好,千萬別當真!在幣圈,評級這種東西,水深得很。誰知道這個「A級」是不是項目方自己花錢買來的?還是某些kol收了好處,昧著良心吹出來的?反正我是不太相信。

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幾個被評為「A級」的GameFi項目,看看它們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

808 FLIP:拋硬幣的藝術,還是賭博的偽裝?

拋硬幣?這也能叫GameFi?我簡直要笑死了!這根本就是個賭博遊戲嘛!只不過是把賭場搬到了鏈上,然後套上了一個「區塊鏈」、「NFT」的外殼,就變成高大上的GameFi項目了?

說白了,這就是個猜大小的遊戲。你押正面,我押反面,然後看誰運氣好。贏了,你拿走我的錢;輸了,我拿走你的錢。就這麼簡單粗暴!

而且,這個遊戲還有地域限制,某些國家和地區的玩家根本不能參與。這又是什麼鬼?難道是怕被當成非法賭博給抓起來?

至於那個什麼「持有官方NFT獲得收益分成」,我勸你還是別想太多。項目方要是真的那麼有錢,為什麼不直接把錢分給玩家,還要搞這麼多花樣?明顯就是想讓你買他們的NFT,然後他們就可以躺著賺錢了!

Genesy:別再跟我說鏈上礦機了,這根本是龐氏騙局吧?

「鏈上礦機」?聽到這個詞,我就覺得頭皮發麻。這不是幾年前就玩爛的套路嗎?換湯不換藥,還是那一套拉人頭、炒幣價的把戲!

所謂的「升級芯片提高代幣生產率」,說白了就是讓你不斷地投入資金,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但問題是,這個GENESY代幣真的有價值嗎?如果沒有人接盤,這個代幣就是一堆空氣!

而且,這個項目的代幣分配也很有問題。團隊和合作夥伴就拿走了接近一半的代幣,剩下的才分給玩家。這擺明了就是項目方想空手套白狼!

我奉勸各位,遠離「鏈上礦機」,珍惜自己的錢包!

Kittykingdom:可愛的貓咪背後,是無底洞的資金盤?

可愛的貓咪,精美的畫面,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人?但你可別被這些表面現象給迷惑了!

這個Kittykingdom,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NFT遊戲。你要先花100美元買一個英雄NFT,才能開始玩遊戲。然後,你就可以透過PVP、PVE來賺取遊戲代幣。聽起來似乎很公平,但實際上,這個遊戲的經濟模型非常脆弱。

首先,英雄NFT的價格太高了!100美元,都可以買3A遊戲了!誰會花這麼多錢,只為了玩一個區塊鏈遊戲?

其次,這個遊戲的代幣經濟也很有問題。官方說會用賣NFT的錢來回購代幣,但實際上,他們只賣出了59個NFT!這點錢,根本不夠回購代幣的!

最後,這個遊戲的玩法也太單調了!PVP、PVE,這些都是幾年前就玩爛的套路了。一點新意都沒有!

我勸各位,別被可愛的貓咪給騙了。這個Kittykingdom,就是一個披著遊戲外衣的資金盤!

B級GameFi項目:難道真的只是B級?

各位觀眾,接下來我們要檢視的是被評為B級的GameFi項目。老實說,看到B級這兩個字,我心裡就涼了一半。在幣圈,B級通常意味著「有潛力,但問題很多」。這些項目,不是還沒正式上線,就是卡在開發階段,前途一片迷茫。但!人生嘛,總要有點希望,說不定這些B級項目裡面,就藏著未來的獨角獸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Yolo.ex:交易遊戲化?小心玩到傾家蕩產!

Yolo.ex,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刺激,一股濃濃的「You Only Live Once」的味道。這個項目號稱要把交易和遊戲結合起來,讓你在玩遊戲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真實的鏈上交易。聽起來是不是很酷炫?但仔細想想,這根本就是個災難!

交易本身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研究。現在你把交易變成遊戲,讓那些不懂交易的人也來參與,這不是擺明了要讓他們送錢嗎?更何況,Yolo.ex還是在Hyperliquid上搞,那個槓桿一開下去,分分鐘讓你血本無歸!

我勸各位,玩遊戲歸玩遊戲,交易歸交易,千萬別把兩者混為一談。不然,你可能真的會「YOLO」到一無所有。

Vegas:去中心化德撲?別傻了,贏錢的永遠是平台!

Vegas,這個項目想搞一個去中心化的德州撲克平台,聽起來好像很公平、很透明。但各位,你們有沒有想過,賭博這種事情,真的能去中心化嗎?

在傳統的賭場裡,莊家會抽水,這是他們的收入來源。但在Vegas這個平台上,他們號稱沒有莊家抽水,那他們靠什麼賺錢呢?難道是靠愛發電?

別傻了,他們肯定有其他的賺錢方式,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說不定,他們會在遊戲裡搞一些小動作,讓你不知不覺地輸掉更多的錢。畢竟,在賭場裡,贏錢的永遠是莊家,這是不變的真理。

Moon:星辰大海?先搞清楚你的錢包還有多少錢吧!

Moon,這個項目想搞一個太空探索遊戲,讓你可以在區塊鏈上探索宇宙、發現資源。聽起來是不是很浪漫?但各位,你們有沒有想過,探索宇宙是很燒錢的!

這個項目的每一個Moon都是一個NFT,你需要花錢購買才能參與遊戲。而且,Moon的稀缺性決定了資源的稀有度和價值。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這個遊戲裡賺錢,你就需要不斷地購買更稀有的Moon,投入更多的資金。這根本就是個無底洞!

我勸各位,在探索星辰大海之前,先搞清楚你的錢包還有多少錢。不然,你可能還沒飛出地球,就已經破產了。

Horsy.games:賽馬?小心跑到血本無歸!

Horsy.games,這個項目想搞一個鏈上賽馬遊戲,讓你可以在區塊鏈上購買、交易、比賽NFT馬匹。聽起來好像很刺激?但各位,你們有沒有想過,賽馬這種事情,是很講運氣的!

即使你買了一匹血統純正、能力超群的馬匹,也不一定能贏得比賽。因為賽馬的結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天氣、場地、騎師等等。而且,賽馬的賠率也是不斷變化的,你很難準確地預測比賽結果。

我勸各位,在參與賽馬之前,先做好心理準備。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你可能會贏錢,但也可能會血本無歸。

Chain Tactics:國際象棋?你有時間下棋不如多搬磚!

Chain Tactics,這個項目想搞一個類似國際象棋的策略遊戲。聽起來好像很益智?但各位,你們有沒有想過,現在是什麼時代了?誰還會花時間去玩國際象棋?

現在的人,都喜歡玩快節奏、碎片化的遊戲。像國際象棋這種需要長時間思考、策略規劃的遊戲,已經過時了。更何況,這個項目還在開發中,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正式上線。等你等到花兒都謝了,說不定這個項目早就涼了。

我勸各位,有時間下棋,不如多搬磚。畢竟,在幣圈,賺錢才是王道。

HyperLiquid上的SocialFi:是社群還是韭菜田?

各位,接下來我們要聊聊HyperLiquid上的SocialFi項目。說實話,我對這類項目一直抱持著高度懷疑的態度。在幣圈,只要跟「社群」、「社交」扯上關係,往往都伴隨著炒作、割韭菜的風險。這些項目,表面上是想建立一個更緊密的社群,實際上卻是想利用社群的力量,把代幣價格炒上去,然後收割散戶。

但話說回來,SocialFi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真的有項目能夠建立一個健康、活躍、有價值的社群,那它就能夠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所以,我們還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仔細觀察這些SocialFi項目的發展。

HyperRaid:幫項目方做苦工,然後分一點 crumbs?

HyperRaid,這個項目號稱要用「Raid-to-earn」的模式來激勵社群參與。簡單來說,就是你幫項目方做任務,然後他們給你一些獎勵。聽起來好像很划算?但仔細想想,這根本就是幫項目方打白工嘛!

這些任務,通常都是一些很簡單、很重複性的工作,例如轉發推文、加入Telegram群組、關注項目方的Twitter等等。你花了很多時間去做這些任務,最後卻只得到一點點獎勵。而且,這些獎勵往往都是一些價值很低的代幣,甚至是一些根本沒有價值的空氣幣。

我勸各位,別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意義的任務上。有時間,不如多研究一些有潛力的項目,或者多學習一些區塊鏈知識。

Fan App:創作者的救星?還是另一個剝削平台?

Fan App,這個項目號稱要幫助創作者更好地與粉絲互動,並透過Creator Keys來實現內容變現。聽起來好像很棒?但仔細想想,這跟傳統的內容付費平台有什麼區別?

在這個平台上,創作者需要不斷地生產優質內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粉絲。而粉絲則需要花錢購買Creator Keys,才能訪問這些內容。這跟在YouTube上訂閱頻道、在Patreon上贊助創作者,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而且,這個平台還會抽取一定的分成,這就意味著創作者無法獲得全部的收入。這跟傳統的內容付費平台一樣,都是在剝削創作者。

我勸各位,別對這些平台抱持太高的期望。創作者要實現內容變現,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ttps://www.touzishiye.com/archives/164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