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政策、數據迷霧與AI煉丹:是機遇還是挑戰?

Elias 2025年7月4日 即时新闻 6

創新藥的政策春風:是甘霖還是海市蜃樓?

醫保局的《若干措施》:一場豪賭?

國家醫保局和國家衛健委聯手推出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洋洋灑灑十六條,聽起來像是替創新藥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仔細想想,這更像是一場豪賭。賭的是什麼?賭的是這些政策真的能激勵出有價值的創新,而不是讓藥企們一窩蜂地去搞me-too藥,最後把醫保的錢都燒光。

醫保局的算盤打得很精,想通過政策引導,讓企業把錢花在刀刃上,搞出真正能解決臨床需求的藥。但現實是,創新藥研發本來就是一場高風險、高投入的遊戲。誰也不敢保證砸下去幾十億,最後能開花結果。更何況,現在的醫保基金也沒那麼寬裕,每一分錢都得掰開來用。如果這些創新藥的價格居高不下,最終還是老百姓來買單。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而且,政策的執行力度也是個問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事情我們見得還少嗎?如果地方政府為了完成指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一些濫竽充數的“創新藥”混進來,那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這場豪賭的結果,還真不好說。或許,它能真的推動中國創新藥產業的發展,讓老百姓用上更好的藥。但也有可能,它只是一場資本的狂歡,最後留下一地雞毛。

創新藥的現狀:一邊是火焰,一邊是冰水

數據井噴的背後:是虛胖還是真的壯?

國家醫保局說,這幾年一類創新藥的獲批數量蹭蹭往上漲,簡直是“井噴效應”。但明眼人都知道,這裡面有多少是水分。很多藥企都是看準了政策的風向,扎堆去搞同一個靶點,換湯不換藥的產品層出不窮。這種所謂的“創新”,不過是資本遊戲的障眼法,真正有臨床價值的藥物少之又少。

數據好看是沒錯,但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創新藥”都是me-too藥,也就是在已有的藥物基礎上做一些小小的改進。這些藥物在療效上並沒有明顯的優勢,甚至還不如原研藥。但因為掛著“創新”的名頭,價格卻高得離譜。這不是明擺著坑老百姓嗎?

所以,這個“井噴”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如果我們不加以引導,任由這種同質化競爭蔓延下去,最終只會導致資源的浪費和市場的內卷。到時候,真正需要創新藥的患者,反而無藥可用。

五年生存率的提升:數字遊戲還是生命奇蹟?

中國抗癌協會說,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了。這聽起來的確是個好消息。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五年生存率只是一個統計數字,它並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真實情況。

首先,五年生存率的提高,並不完全歸功於創新藥。醫療技術的進步、早期篩查的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善,都對五年生存率的提高有貢獻。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到創新藥身上,顯然是不公平的。

其次,五年生存率只是一個平均數,它掩蓋了很多個體差異。有些患者可能在五年內就去世了,而有些患者則可以活得更長。我們不能因為平均數的提高,就忽略了那些沒有受益的患者。

更重要的是,五年生存率並不能反映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些患者雖然活過了五年,但卻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他們的生命雖然延長了,但生活質量卻大大降低。這樣的“生命奇蹟”,又有多少意義呢?

所以,我們不能被五年生存率這個數字所迷惑。我們需要更全面、更客觀地評價創新藥的價值,真正關注患者的福祉。

AI 介入:煉丹術的現代版本?

AI 煉藥:是點石成金,還是畫餅充飢?

現在,AI 成了創新藥領域的新寵。各家藥企都恨不得在自己的產品上貼上“AI 賦能”的標籤,好像這樣就能身價倍增。但說實話,我對 AI 在藥物研發中的作用,還是持謹慎態度。

AI 的確可以加速藥物篩選的過程,提高研發效率。但它畢竟只是一個工具,一個算法。它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大數據中尋找規律,然後根據這些規律進行預測。但藥物研發是一個複雜的生物學過程,涉及到無數的變量和未知的因素。AI 真的能完全理解這些複雜性嗎?

更何況,AI 的預測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據的質量。如果數據本身就是有偏差的,或者不完整的,那麼 AI 的預測結果也會受到影響。這種“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現象,在 AI 領域是很常見的。

所以,AI 煉藥,更像是一種現代版的煉丹術。它或許能帶來一些驚喜,但更多的可能是失望。我們不能過分迷信 AI 的力量,把它當成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

Insilico Medicine 的神話:18 個月的速成班?

Insilico Medicine 號稱用 AI 在 18 個月內就完成了一個特發性肺纖維化藥物的臨床前研究。這個速度簡直是快得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這其中有多少是真實的,又有多少是炒作的?

首先,臨床前研究只是一個初步的階段,它只能證明藥物在動物身上有效,並不能保證在人身上也有效。很多在臨床前研究中表現良好的藥物,最終都在臨床試驗中折戟沉沙。

其次,Insilico Medicine 的這個藥物,是否真的具有突破性的療效,還有待進一步驗證。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這個藥物只是在已有的藥物基礎上做了一些小小的改進,那麼它對患者的幫助可能並不大。

更重要的是,Insilico Medicine 的成功,是否可以複製?他們的 AI 技術,是否具有通用性?如果他們的成功只是個案,那麼它對整個創新藥產業的啟示意義可能並不大。

所以,我們不能被 Insilico Medicine 的神話所迷惑。我們需要更冷靜、更客觀地看待 AI 在藥物研發中的作用,避免盲目追捧和過度炒作。

AI 挖掘新靶點:是另闢蹊徑,還是誤入歧途?

GATC Health 的 MAT 平台:萬能靈藥?

GATC Health 宣稱他們的 MAT 平台能整合大量疾病數據,模擬數十億次的生物學交互作用,從而找到更具潛力的藥物靶點。聽起來就像是找到了治療所有疾病的萬能靈藥。但這種說法,實在是太過誇張了。

藥物靶點的發現,只是藥物研發的第一步。找到一個好的靶點,並不意味著就能成功開發出有效的藥物。很多藥物在靶點驗證階段就失敗了,因為它們無法有效地作用於靶點,或者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而且,MAT 平台所依賴的數據,是否真的可靠?如果數據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那麼 AI 的分析結果也會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MAT 平台的算法是否經過充分的驗證?如果算法本身存在缺陷,那麼它找到的靶點可能並不靠譜。

所以,我們不能盲目相信 GATC Health 的宣傳。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 MAT 平台的原理和數據來源,才能判斷它是否真的具有價值。

Genomenon 的 GLP 技術:解碼基因的密碼?

Genomenon 聲稱他們的 GLP 技術能從海量文獻中提取基因組信息,加速罕見病診斷和藥物開發。這聽起來像是解開了基因的密碼,為治療罕見病帶來了希望。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罕見病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僅僅依靠基因組信息,是很難做出準確的診斷和開發出有效的藥物的。我們還需要考慮患者的臨床表現、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而且,GLP 技術所提取的基因組信息,是否真的完整和準確?如果文獻本身就存在錯誤,或者 GLP 技術無法準確地提取信息,那麼它對罕見病診斷和藥物開發的幫助可能並不大。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解開了基因的密碼,我們也未必能找到治療罕見病的方法。很多罕見病都是由多個基因共同作用引起的,我們需要找到針對這些基因的聯合療法,才能有效地治療這些疾病。

所以,我們不能過分誇大 GLP 技術的作用。我們需要更全面地了解罕見病的發病機制,才能真正找到治療罕見病的方法。

AI 加速臨床研究:效率革命,還是數據陷阱?

太美智研的 AI 平台:全方位解決方案?

太美智研自詡為AI驅動的醫藥研發解決方案提供商,聽起來像個無所不能的超人。他們聲稱可以將AI應用於臨床研究的各個環節,從患者招募到數據管理,再到統計分析,打造了一系列智能平台。這簡直是藥企的福音,能讓新藥上市的過程一路開綠燈。

但仔細想想,這真的可能嗎?臨床研究是一個極其複雜且充滿變數的過程。每個患者的身體狀況、用藥歷史、生活習慣都不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AI 真的能完全掌握這些複雜性,做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嗎?

更重要的是,AI的應用是否會帶來新的風險?例如,AI可能會因為數據偏差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或者洩露患者的隱私信息。我們需要仔細評估這些風險,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加以防範。

而且,太美智研的AI平台是否真的具有通用性?如果他們的平台只能應用於特定類型的藥物或特定疾病的治療,那麼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我們不能盲目相信太美智研的宣傳。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AI平台的原理和應用範圍,才能判斷它是否真的能提升臨床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真實世界研究(RWE):是金礦,還是地雷?

太美智研還積極整合醫療大數據,借助AI技術,深度應用於真實世界研究(RWE)。RWE被認為是加速創新藥上市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利用真實患者的數據來評估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但RWE也存在著很多挑戰。

首先,RWE的數據質量參差不齊。真實世界數據往往來自不同的醫院、診所和藥房,數據的採集標準和記錄方式各不相同。這就導致數據的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存在錯誤和遺漏。如果RWE的數據質量不好,那麼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就會大打折扣。

其次,RWE容易受到選擇偏倚的影響。真實世界數據往往只包含一部分患者的信息,這些患者可能並不能代表整個患者群體。如果RWE的研究對象選擇不當,那麼研究結果可能會產生偏差。

更重要的是,RWE的結果很難進行因果推斷。真實世界數據往往是觀察性數據,很難證明藥物與療效之間的因果關係。如果僅僅依靠RWE的結果來批准新藥上市,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

所以,我們不能過分依賴RWE。我們需要謹慎評估RWE的數據質量和研究設計,並將RWE的結果與臨床試驗的結果結合起來,才能更全面地評估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https://www.touzishiye.com/archives/59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