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購物革命:AR應用、未來趨勢與零售業的革新
3D 購物:一場遲早要來的消費革命?
早在你我還沒意識到的時候,3D 商品展示就已經像個鬼靈精怪的小精靈,悄悄地溜進我們的生活。滑手機時,你是不是也曾被那些栩栩如生的產品 360° 無死角展示給吸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這可不是什麼魔法,而是 3D 技術默默在背後發功。
當 3D 商品展示悄悄滲透生活,是驚喜還是必然?
過去,我們只能透過平面圖片、文字描述來想像商品的樣貌,就像隔著一層毛玻璃看世界,總覺得少了點真實感。現在,有了 3D 技術加持,商品彷彿從螢幕裡跳出來,讓我們能更仔細地觀察每個細節,甚至能模擬使用情境,這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就像親自走進實體店面一樣。尤其近兩年,AI 技術猶如開了外掛,突飛猛進,更是加速了 3D 技術的應用。
在電商平台如京東、得物上,我們已經能體驗到無需佩戴任何眼鏡,就能沉浸式查看 3D 商品的 360° 細節展示。這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但你可能會問,這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把商品做成立體模型嗎?事情可沒那麼簡單,這背後牽涉到複雜的 3D 建模、渲染、以及 AI 演算法的應用,才能呈現出如此逼真的效果。別小看這小小的 3D 展示,它正在默默地改變我們的購物習慣。
華為 HDC 2025 的 AR 野心:讓虛實融合不再是空中樓閣
說到 3D 技術,就不能不提到華為。在近期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5(HDC 2025)上,華為一口氣推出了多項 AR Engine 新功能,包括深度估計能力、AR 物體擺放、高精幾何重建等等,這些功能聽起來很 technical,但實際上卻能帶來讓人驚豔的虛實融合體驗。華為似乎想告訴我們:AR 不再只是遊戲裡的玩意兒,而是能真正走進我們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用工具。
例如,你可以透過 AR 測量功能,輕鬆測量房間的尺寸,再將虛擬的家具擺放在房間裡,看看是否合適。這樣一來,就不用再擔心買回來的家具太大或太小,造成空間浪費。這種「先試用再購買」的模式,不僅能提升購物體驗,也能減少不必要的退貨,簡直是消費者的福音。華為的這些 AR 功能,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虛實融合生活的大門。
不只華為在努力:一場 3D 化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始
當然,3D 購物的趨勢,並非華為一家的獨角戲。放眼全球,各大科技巨頭、電商平台、以及零售品牌,都在積極佈局 3D 領域,試圖搶佔未來購物體驗的制高點。就像一場 3D 化的軍備競賽,各家廠商都卯足全力,推出各種創新應用,力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無論是亞馬遜的 AR 虛擬試穿、京東的裸眼 3D 廣告,還是淘寶的 Vision Pro 空間購物,都讓我們看到了 3D 購物的無限可能。這場競賽,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消費者,因為有了競爭,才會有更棒的產品和更優質的體驗。
華為的 AR 新招:破解生活中的『尺寸焦慮』?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網購衣服,滿懷期待地收到包裹,結果一穿上身,尺寸根本不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只能無奈退貨。買家具也是一樣,光看圖片很難判斷實際大小,買回家才發現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佔據了太多空間。這種對尺寸的焦慮,簡直是現代人的通病!而華為這次在 AR Engine 上的更新,似乎就是想對症下藥,解決我們的『尺寸焦慮』。
貨拉拉的 AR 選車:搬家不再是場賭注
搬家絕對是許多人的噩夢,光是打包整理就已經夠累人了,更讓人頭痛的是,要怎麼選擇適合的搬家車輛?太小,東西塞不下;太大,又浪費錢。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憑感覺預估,就像一場賭注,勝率往往不高。但現在,有了華為的 AR 深度估計能力,搬家選車也能變得精準可靠。透過手機鏡頭掃描周圍環境,AR Engine 就能自動分析空間大小,估算出需要多大的車輛才能裝下所有物品。這樣一來,我們就能避免選錯車輛的窘境,搬家也能更省時省力。
京東的嵌入式家電 AR 擺放:精準到毫米的家居美學
近年來,「嵌入式家電」成為家居設計的潮流,從烤箱、洗碗機到冰箱,各種家電都追求與櫥櫃完美融合,打造簡潔俐落的空間感。但要實現這種美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大的挑戰就是尺寸問題。不同品牌、型號的嵌入式家電,尺寸差異很大,如果沒有事先精確測量,很可能導致家電無法順利嵌入,出現凸出或縫隙過大的情況,影響美觀。想像一下,好不容易裝潢好的廚房,卻因為一台尺寸不合的冰箱而毀於一旦,簡直讓人崩潰!而華為的高精幾何重建功能,就能幫我們避免這種悲劇。
透過手機鏡頭掃描櫥櫃空間,AR Engine 就能精確測量出長、寬、高,讓我們在購買嵌入式家電之前,就能清楚掌握尺寸資訊,確保家電能完美嵌入,實現真正的家居美學。這就像擁有一位隨身的空間設計師,隨時幫我們把關尺寸,讓家裡每個角落都充滿精緻感。
華為 AR 測量:空間魔法師的進化之路
華為的 AR 測量功能,其實就是高精幾何重建功能的延伸應用。它不僅能測量立方體的體積,還能測量嵌入式空間的大小,就像一把神奇的尺,能測量各種物體的尺寸。雖然蘋果的測距儀也能做到類似的功能,但華為 AR Engine 的更新更顯智能化與空間化,支援更多種測量模式,如單點距離測量、兩點距離測量、高度測量、角度測量、面積測量等,滿足使用者不同的測量需求。有了這些功能,我們就能輕鬆解決生活中各種測量問題,無論是裝修、佈置,還是DIY,都能更加得心應手。華為 AR 測量,就像一位空間魔法師,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
不僅僅是炫技:華為 AR 的務實之路
總的來說,華為這次在 AR Engine 上的更新,並不是單純的炫技,而是將 AR 技術真正應用到生活場景中,解決消費者的實際痛點。從 AR 選車、AR 擺放到 AR 測量,每個功能都針對特定的需求而設計,讓 AR 不再只是個花瓶,而是能真正幫助我們提升生活品質的實用工具。這種務實的態度,才是華為 AR 發展的真正價值所在。
裸眼 3D、Vision Pro、AI 助手:購物體驗的未來猜想?
想像一下,未來的購物會是什麼樣子?你可能不用再擠在人潮洶湧的百貨公司,也不用再擔心網購踩雷,只要戴上頭顯裝置,就能身歷其境地逛遍全球精品店,或者呼叫 AI 助手,讓它幫你量身推薦最適合的商品。這種充滿科技感的購物體驗,聽起來很科幻,但其實已經離我們不遠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裸眼 3D、Vision Pro、以及 AI 助手,會如何改變我們的購物方式。
淘寶 Vision Pro:一場超前的『空間購物』實驗
還記得去年淘寶登陸 Vision Pro 時引起的轟動嗎?那可不是普通的 APP 上架,而是一場超前的『空間購物』實驗。透過 Vision Pro,淘寶將整個購物體驗搬到了虛擬世界,讓我們能以 1:1 的比例查看商品的細節,就像親手觸摸一樣。更酷的是,我們還能隨意擺弄商品的位置,360° 旋轉查看,模擬商品擺放在家中的效果。這種身歷其境的購物體驗,簡直讓人驚豔,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購物的無限可能。
今年,淘寶 Vision Pro 版還入圍了 2025 Apple 設計大獎(Apple Design Awards),被譽為最有創意的購物應用。但不得不承認,Vision Pro 的普及之路還很漫長。高昂的價格、笨重的機身、以及缺乏 3D 商品資源,都阻礙了它的發展。即便淘寶 Vision Pro 再驚豔,短期內也很難在市場上被廣泛推廣。但它所代表的『空間購物』概念,卻值得我們期待。
裸眼 3D 廣告:京東的『高級感』購物新招
如果說 Vision Pro 是未來購物的終極形態,那麼京東的裸眼 3D 廣告,就是一種更親民、更易於普及的 3D 購物方式。不用佩戴任何眼鏡,也不需要借助其他設備,只要打開京東 APP,就能體驗到躍然屏上的 3D 商品,瞬間營造出購物的高級感。這種模式,確實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想像一下,你在滑手機時,突然看到一個栩栩如生的 3D 手機,在你眼前旋轉展示,是不是會忍不住多看幾眼?京東的裸眼 3D 廣告,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正在悄悄地改變我們的購物習慣。目前,“京东立影-裸眼3D广告”已经涵盖了3C数码、家电、时尚、商超等多个领域。
AI 購物助手:解放雙手的消費福音?
除了 3D 技術,AI 也正在悄悄地改變我們的購物方式。想像一下,你不用再花時間瀏覽各種商品,只要告訴 AI 助手你的需求,它就能幫你量身推薦最適合的商品。這種情景,聽起來是不是很棒?現在,各大科技巨頭都在積極開發 AI 購物助手,試圖解放我們的雙手,讓我們能更輕鬆地享受購物的樂趣。
例如,OpenAI 宣布為其 ChatGPT Search 新增購物功能,允許用戶通過自然對話獲取個性化商品推薦。當用戶搜索商品時,ChatGPT 會智能展示相關商品的圖片、用戶評價及購買鏈接,實現從諮詢到購買的一站式服務。系統還能記憶用戶偏好,並在後續推薦中精準匹配這些需求。亞馬遜也內測了 “Buy for Me” 的 AI 購物助手。谷歌、Perplexity 這些科技大廠也紛紛展示了自家能訪問網站、幫用戶購物的 AI 助手。未來的購物,或許就像與一位貼心的朋友聊天,它能了解你的喜好,並為你推薦最棒的商品。AI 購物助手,或許將成為我們消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I/XR 聯姻:3D 購物的破局密碼?
當 AI 的智慧遇上 XR 的沉浸感,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或許,3D 購物就是這場完美聯姻的最佳結晶。AI 負責理解你的需求,XR 負責呈現商品的細節,兩者相輔相成,打造出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但 3D 購物要真正普及,還需要克服許多挑戰。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XR 的融合,是否能成為 3D 購物的破局密碼。
Z 世代的渴望:更沉浸、更快速、更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年輕的 Z 世代,是數位原生代,他們習慣在網路上尋找各種資訊,也對購物體驗有著更高的要求。他們渴望更沉浸、更快速、更個性化的購物體驗。傳統的網購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而 3D 購物,正好能迎合他們的喜好。透過 3D 商品展示、AR 虛擬試穿等功能,Z 世代能更直觀地了解商品的細節,也能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此外,AI 購物助手還能根據他們的喜好,推薦個性化的商品,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的感覺。根據 Infinite Reality 的研究報告指出,66%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使用沉浸式購物體驗,線上平台與產品或品牌進行互動。這一比例在年輕消費者(72%)和遊戲玩家(80%)中更高。
Infinite Reality 研究報告還表示,未來幾年,年輕的 Z 世代消費者將更頻繁地進行線上購物,並且對面對面和數位購物體驗持有更高期望。他們也更願意購買數位商品,使用數位錢包等新型支付方式,甚至使用加密貨幣等替代貨幣。報告也指出,消費者希望整個購物過程是輕鬆愉快的,整個購物流程持續一天到一周,因為他們希望從多個零售商那裡貨比三家,直至選出最滿意的產品。面對消費者不同需求,沉浸式購物或許是最便捷的一種方式,能夠以最快的方式觸達消費者內心對商品的購買需求。
3D 購物:解決網購痛點的特效藥?
網購雖然方便,但也存在許多痛點,例如貨不對版、尺寸不合、材質不佳等等。這些問題,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網購失去信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3D 購物或許能成為一劑特效藥。透過 3D 商品展示,消費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商品的細節、材質、尺寸,降低買到劣質商品的風險。對於服裝等商品,還能透過 AR 虛擬試穿,模擬穿搭效果,避免買到不合身的商品。這樣一來,就能大大降低網購的退貨率,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從現實環境來看,3D購物也正在解決線上購物存在的幾大問題。正如前文所言,華為推行的幾大應用場景都在切實解決生活購物中真實碰到的問題;而京東所打開的多個3D場景也在分別解決用戶需求的不同問題,其中便有這幾年飽受詬病的網購退貨率。貨不對版、尺寸偏大偏小、材質不一等等問題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反饋在線購物已經買不到合適的商品了。
巨頭們的算盤:搶佔未來購物入口
各大科技巨頭之所以積極佈局 3D 購物,看中的是未來購物的發展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3D 購物將會越來越普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誰能搶先掌握 3D 購物的技術,就能在未來的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就像當年搶佔行動網路入口一樣,各大科技巨頭都想在 3D 購物的領域中,成為領頭羊。除了華為、京東、淘寶等企業的佈局外,谷歌、亞馬遜、拉夫勞倫、山姆會員店、宜家、得物等數十家海內外品牌也都在嘗試推 3D 購物。這場 3D 購物的軍備競賽,才剛剛開始。